搜索
关闭
X
首页
研究院概况
部门简介
工作职责
组织机构
联系我们
师资队伍
院士风采
兼职与名誉教授
教授名录
博士后
招聘启事
科学研究
研究领域
研究成果
人才培养
研究生培养
招生信息
人才招聘
科研团队招聘
光电研究院博士后招聘
项目制科研人员招聘
科研助理招聘
课题组科研人员、博士后招聘
实验室
仪器列表
规章制度
部门简介
Department of Introduction
复旦大学光电研究院于2021年1月正式批复成立,是复旦大学校内独立的二级实体研究机构,创院院长为褚君浩院士。光电研究院拟建设光电科学技术原创研究平台,目前已有材料科学系和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相关研究的用房4000平方米,以及学校配套院士团队的1000平方米。拟建设的光电研究院总面积将达到8000平方米,全职科研人员规模将达到200名左右。光电研究院以多学科融合交叉为特色,研究新材料新原理新结构先进光电器件。以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和科学技术前沿为导向,面向新一代光电信息器件和新型能源光电器件、智能传感电子器件、人工智能、智慧地球建设,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和前沿性基础研究,研究光、电、磁、热、声和生命等多种运动形态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技术发明和应用。以引领性的高水平学术成果、高性能功能器件、高门槛核心技术为目标,促进相关支柱产业发展,推动材料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等学科进步。光电研究院重点研究先进光电材料、器件及系统集成,努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发现“0-1”的科学规律,发展在“0-1”基础上的“0-10”核心技术,为“10-100”技术应用提供科学技术源泉,为国家重大需求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引领技术。在光电研究领域形成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融合发展的体系,将自由探索与目标导向有机结合,培养国家级科研人才。目标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光电科学与技术研究基地。光电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多场耦合实验与理论新型功能材料与器件先进光电子物理与器件智能电子器件智能系统与应用基础
More+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More+
复旦大学光电研究院成功承办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香港研究资助局(NSFC-RGC)青年学者论坛
2025-09-08
2025年8月20日至22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香港研究资助局(RGC)联合主办,复旦大学光电研究院与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的“NSFC-RGC青年学者论坛:钙钛矿光电能源转换材料与器件”在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圆满举行。本次论坛汇聚了国内外顶尖学者,深入探讨了钙钛矿光电材料与器件领域的前沿进展与未来发展方向。论坛开幕式由复旦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步文博教授主持。大会主席、复旦大学光电研究院院长褚君浩院士,复旦大学校长助理、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彭慧胜院士,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副主任赖一楠分别致辞,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并对青年学者在钙钛矿领域的研究寄予厚望。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复旦大学刘云圻院士、香港城市大学任广禹(Alex Jen)院士等知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等50余所高校与科研院所的200余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钙钛矿光电材料的前沿技术、基础研究与产业化路径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论坛设置了大会报告与多个专题研讨环节
More+
热烈祝贺高纪凡先生获聘复旦大学兼职教授
2025-01-06
复旦大学光电研究院和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在光伏领域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2023年3月双方共同成功重组了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并于2024年11月携手共建复旦大学天合光能先进光伏技术校企联合实验室。高纪凡先生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一直关注着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于2024年1月担任光伏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在过去长达26年的时间里,高纪凡先生一直专注于光伏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是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者之一。高纪凡先生推动了我国首个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带领团队先后29次打破电池效率和组件输出功率世界纪录,首提并发布国际IEC光伏标准,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中国工业大奖等多个国家级奖项,助力我国光伏技术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2024年12月31日,高纪凡先生复旦大学兼职教授聘任仪式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光华楼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光电研究院院长褚君浩,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许征,复旦大学原党委副书记、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金海燕,复旦大学光电研究院/材料科
More+
通知公告
Announcements
More+
27
2025-10
复旦大学光电研究院“博学探索”学术沙龙(第52场)
18
2025-10
复旦大学光电研究院“博学探索”学术沙龙(第51场)
11
2025-06
复旦大学光电研究院2025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报名通知
28
2025-05
复旦大学光电研究院“博学探索”学术沙龙(第50场)
23
2025-05
复旦大学光电研究院“博学探索”学术沙龙(第49场)
科研成果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More+
褚君浩/李文武团队Nature Communications:实现铁电异质结晶体管中极性依赖的铁电/缺陷调控
铁电晶体管因其可逆的非易失自发极化、超快的极化翻转速度以及线性、对称的模拟权重更新特性,成为新一代非易失存储器和类脑神经形态计算的核心候选之一。然而,在器件制备与工作过程中,铁电层的极化常受到界面及材料缺陷俘获电荷的屏蔽效应影响,导致极化翻转受限甚至无法实现。铁电极化(FE)与电荷俘获(CT)在物理上本质对立:前者依赖极化场的保持以维持非易失性,后者则通过局域内建电场抵消极化,使两种机制难以协同调控。这一内在竞争关系长期制约了铁电晶体管在可重构计算与智能硬件中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在铁电晶体管中实现可控的铁电极化—电荷俘获转变机制,以同时兼顾非易失存储与易失突触调制功能,成为当前铁电电子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文章简介:复旦大学光电研究院褚君浩院士/李文武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极性依赖的二维杂化钙钛矿异质结铁电晶体管新机制。通过在有机无机杂化铁电层中引入电子俘获位点,并结合TCAD模拟和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揭示了铁电异质结晶体管中铁电极化与电荷俘获之间的竞争关系及其半导体极性依赖的可逆转变规律。该策略实现了铁电极化与电荷俘获的异质协同,使单个器件同时具备多级非易失存储与突触权重调节
2025-10-30
宋恩名团队联合美国西北大学John A. Rogers撰写National Science Review评述
近日,复旦大学光电研究院宋恩名团队与美国西北大学John A. Rogers院士、浙江大学南科望团队合作,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发表评述论文《当脑机接口系统可以移动:重新思考动态神经探针的智能功能》(When brain implants go mobile: rethinking neural probe design for dynamics and intelligence)(DOI: 10.1093/nsr/nwaf455)。该评述聚焦植入式神经电子学领域的前沿进展,对Nature近期报道的研究工作《A movable long-term implantable soft microfibre for dynamic bioelectronics》进行了系统分析与专业解读。本文推介了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与东华大学团队在Nature发表的研究成果《面向动态生物电子学的可移动长期植入软纤维》(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5-09344-w)。该工作提出了一种可磁控移动的柔性脑植入电极系统NeuroWorm,以超
2025-10-24
褚君浩/王建禄/陈艳课题组在基于双边盖革模式雪崩的光电器件中取得进展
科学背景雪崩光电二极管(APD)利用载流子倍增效应检测微弱光信号,在光通信、量子密码学、光探测与测距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传统APD通常需要高击穿电压(如Si APD的50 V和InGaAs APD的60 V)来实现显著的增益,这限制了其在低功耗应用中的潜力。此外,异质外延生长和器件制备过程中的缺陷态通常会导致高暗电流,削弱APD的优势。在此背景下,二维(2D)层状材料因其较强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和量子限制效应,有望实现低雪崩阈值能量和高效载流子倍增的APD。研究发现,2D材料中的弱电子-声子(e-ph)耦合和强电子-空穴相互作用,能够实现高效的载流子倍增。此外,2D材料的载流子倍增现象可以通过施加小的雪崩阈值能量(低至2D材料带隙的两倍)来观察。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利用2D材料制造APD是可行的,并且可以实现低雪崩阈值能量和高效的载流子倍增。但当前基于2D材料的APD,在增益和击穿电压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寻找具有高饱和速度的2D材料并构建新型器件结构,以实现低击穿电压下的高增益,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且有前景的研究方向。创新成果复旦大学光电研究院褚君浩/王建禄/陈艳研究团队,设计并制
2025-08-29
人才招聘
Recruitment
More+
2024-07-05
科研助理及工程技术人员招聘
科研助理及工程技术人员一、岗位要求1. 本科或硕士学历,物理、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微电子等相关理工科专业背景,具备材料生长、器件加工、性能表征等设备使用经验优先;2. 协助实验平台建设,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动手能力和高效的执行能力,富有团队合作精神,有仪器设备管理经验优先;3. 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二、福利待遇1. 优秀者可推荐深造硕士或博士研究生;2. 有志于长期从事大型仪器的技术开发工作人员,可参与实验平台管理,并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三、应聘材料1. 个人简历(含学习、工作和科研经历等);2. 学位证明;3. 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四、应聘方式1. 申请人请以“科研助理申请-姓名”为邮件标题,将电子版材料发送至邮箱:ioe_keyan@fudan.edu.cn。材料审核通过者,将通知参加面试,择优录取2-3名。2. 联系人:赵老师3. 联系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淞沪路2005号复旦大学江湾校区交叉一号楼B4009室
2023-12-13
李国强课题组(智能光学感知)招聘优秀青年科研人员、博士后
一、研究方向高性能自适应智能光学感知器件与系统,包括但不限于:集成光电器件与系统;自适应光学成像系统(基于自适应光学的高速高分辨率共焦、偏振、OCT、双光子、光声成像及其在人眼结构和功能分析中的应用);液晶材料与主动光学元件(变焦透镜、透过率连续可调电光元件、其它功能元件、超表面元件、全息元件等);视觉与其它医学应用;智能化视光学微系统集成;光学生物医学传感器、光化学传感器、光机械传感器;人工智能在光学元件研制与光学传感器中的应用。1、智能化光学成像与应用方向:(1)参与下列一种或多种高速、高分辨率、自适应三维光学成像系统的设计、构建、控制、信息(图像)获取、智能化图像处理与分析,包括光学相干层析、多光子和二次谐波成像、光场显微术、光声显微镜、光片显微镜、新型宽场显微镜等;偏振光学成像;结构光与无衍射光束成像及光学活化显微成像;(2)与生物医学领域人员合作,开展交叉学科实验,揭示基本规律,提供疾病早期诊断方法;(3)人眼疾病早期诊断、神经衰退疾病的非侵入性光学感知,开展临床测试。2、液晶材料与主动光学器件、超材料表面与应用光学元件、信息光学技术方向:设计、制备与测试下列一种或多种电光调
2023-04-29
欢迎报考复旦大学光电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欢迎报考光电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一、申请条件1.符合复旦大学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规定的报考条件。2.所学专业为光电、材料、信息等相关领域。3.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外语水平。4.工作踏实认真、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沟通及团队合作精神。二、提交材料1.硕士研究生期间学业成绩单;2.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3.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历届生)或论文主要结果和详细摘要(应届生);4.证明英语水平的考试成绩单复印件;5.其他能证明科研水平和能力的材料,包括发表论文、专利或论文正式录用函的复印件,获奖证书复印件、硕士以来个人学习和工作简历等。三、联系方式1.申请人请以“博士生申请-姓名”为邮件标题,将电子版材料发送至光电研究院邮箱:ioe@fudan.edu.cn2.联系人:王老师3.联系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淞沪路2005号复旦大学(江湾校区)交叉一号楼
2022-06-23
宋恩名课题组诚聘博士后
前沿科技,复旦大学光电研究院宋恩名课题组诚聘博士后一、团队与合作导师简介课题组依托褚君浩院士为院长的复旦大学光电研究院,博士后合作导师:宋恩名,青年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上海脑中心“求索杰出青年”计划-研究组长等。荣获2021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亚太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2021年联合国工业组织颁发的第五届全球科创奖-科创进步奖(个人奖项)。主要从事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植入式柔性电子系统研究,工作围绕基于万级通道的硅薄膜放大微电极阵列的脑电传感技术。近5年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期刊论文18篇(第一作者15篇),包括1篇NatureMaterials(高被引)、1篇Cell、1篇NatureBiomedicalEngineering、3篇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1篇AdvancedMaterials、1篇ACSNano、1篇NanoLetter、2篇AdvancedFunctionalMaterials等。2020年获得美国专利一项已授权。主持项目包括:科技创新2030-重大专项(青年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21-03-08
光电研究院博士后招聘
博士后一、岗位要求:1.在海内外高校已获得博士学位五年以内或应届博士研究生,所学专业为物理、微电子、材料、化学、光电等相关领域。2.在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过研究论文,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外语水平。3.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沟通及团队合作精神。4.具备全日制进站工作条件,不招收兼职研究人员。二、福利待遇1.研究院为博士后提供优越的科研环境、先进的科研基础设备、国内外学术交流机会和宽阔的个人成长空间。。2.研究院为博士后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资,协助申请国家/上海/学校“超博计划”(税前年薪20-50万)。3.协助申请国家自然基金和上海市科委等科研项目。4.博士后公寓和子女入学按照学校相关政策执行。5.优秀博士后出站可优先推荐留校工作。三、应聘材料1.个人简历(含学习、工作和科研经历等)2.代表性研究成果(如代表性论文全文、奖励证书等)3.学历证明4.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四、应聘方式1.申请人请以“博士后申请-博士毕业院校-姓名”为邮件标题,将电子版材料发送至光电研究院邮箱:ioe@fudan.edu.cn2.联系人:莫老师3.联系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淞沪路2005号复旦大
校内通知
行业动态
交流访问